创业小聚
「台湾的软体产业,可以追上世界吗?」500 Global管理合夥人王邦恺抛出的疑问,创业圈不论新创、创投,都想获得答案。
由《数位时代》与《创业小聚》携手高雄市政府举办的第二届Meet Greater South X 5G AIoT Expo,由国际创投500 Global拉开主题演讲的序幕。500 Global已出手投资全球上千家公司,旗下拥有49只独角兽(未上市,估值突破10亿美元)。
近年500 Global也积极找寻台湾适合的投资标的,王邦恺从挑战与机会两个面向,剖析他眼中的台湾新创圈。
台湾软体起步慢,但起步慢不一定会输
「创投的工作,就是投资早期的新创公司,并协助他们成为大公司。说起来很简单,但是很难做。」王邦恺说。
他以旗下几个新创投资案为例:智慧客服平台Talkdesk、设计软体Canva、交易平台Chipper Cash的估值是100亿美元、400亿美元、20亿美元,分别带来了1,000倍、2,400倍、72倍的投资回报。
「这可以在台湾发生吗?」王邦恺说,回到开头提出的疑问,台湾软体产业在遇到.com泡沫与西进中国失利後,缺少了持续前进的动力,直到近年才逐渐重新复苏,台湾能够後发先至吗?
王邦恺的答案是肯定的,他以半导体产业为例,快捷半导体(Fairchild)、国家半导体成立时间都比台积电早,「但现在谁是赢家?」还没有到终点,慢起步并不代表注定会输。且他认为台湾有非常优良、且对企业来说可负担的技术人才,再加上技术或创业的门槛大幅降低,过去网路事业可能要先从购买伺服器开始,但是云端技术让一切变得简便许多。
「Appier、91APP、Gogoro登陆资本市场,是台湾新创证明自己的最好案例。」王邦恺说。
三大挑战:资本、少子化、成立新创数减少
但是,他也同时看到了台湾新创的挑战,最大的问题仍是资本。
与美国、以色列、新加坡等国家比较,台湾投入在新创领域的金额落後许多,这仰赖公、私部门的投入,以及新创必须努力证明自身的价值。
王邦恺说另外提到「少子化」问题,2020年台湾史上首度出现出生人数低於死亡人数,跨入人口负成长时代,「人口减少就是人才减少、潜在客户减少,是很严重的问题。」
不过,事情总是一体两面,人口减少也可以为台湾带来不同的机会。除了想尽办法提升生育率之外,增进移民也是一种方式,有机会替台湾找到更多海外的人才,「人少了,那人均的生产力就要提升,这也是软体可以贡献的力量。」王邦恺说。
最後一个问题,是台湾新创的成立数量,迎来10年来的低标。当然新冠状病毒(COVID-19)与经济下行会有所影响,但新创公司的数量是观察一个新创生态系的指标,基数要够、才有更机会看到更多成功的新创公司。
而像500 Global积极在台湾协助新创公司成长的,还有微软。亚湾新创微软云平台召集人吕欣育就提到,微软在做新创公司的面试时,第一个问题不会是技术、不会是解决方案,「一定先问:你的使命是什麽?」
技术固然重要,但是「人」是创业的关键,如果没有热情与使命感,很难从存活率仅有1%的激烈混战中存活下来。但是使命确立了之後,也不是傻傻守住就是美德,「要学会与改变共行。」吕欣育说:「改变是唯一不变的事情。」
本文出自数位时代,作者:陈君毅,原文标题:【Meet大南方】国际创投看台湾新创:谁说起步慢就一定会输?责任编辑:侯品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