秒回不等於工作能力强
自从通讯软体LINE 普及之後,「秒回」跟「已读不回」已成为热门话题。不立刻回讯息就会被说话,没马上回讯息就会被讨厌,已读不回代表漠不关心等,这些负面沟通的龃龉也造成相当大的问题。
之前我都觉得这是年轻人的话题,反正事不关己,当初也没想太多。但事到如今不能再置身事外,只是我用的不是LINE,而是商务聊天软体Slack。
Slack 自二○一三年推出後在全球迅速窜红,是款使用者不断攀升的通讯软体。最初的主要使用者都是工程师,後来逐渐拓展到一般商业使用。
曾经自认与通讯软体无缘的我,现在不管跟研究室的成员、研究所学生、准备毕业研究的大学部学生,都是靠它来完成沟通。一般交换讯息或聊天,还有关於Word 或Excel 档案互传,Slack 都比LINE(至少对像我这种中年人来说)要便利许多。设想看看,如果这些讯息全用电子邮件往返,信件量不知道有多庞大。电子邮件对现在年轻学子来说是个有点鸡肋的工具,因为他们很少读信,回信速度也慢,但他们Slack 倒是回得跟LINE 一样快,这倒是个耐人寻味的现象。
不过,方便的Slack 也有令人头痛的问题。第一个就是「马上回讯息」,这个问题不只Slack 有,LINE 也一样。这些通讯软体的回覆方式比电子邮件快,所以「秒回」是很基本的事。我自己也会习惯尽快回覆讯息,有时对方回得晚一点我就很焦虑,担心对方「到底读讯息了没……」。
讯息回得快容易给人工作能力好、有心做事的印象。时至今日,「能干的人回讯息就是快!」这种重视速度胜於内容的意识依旧根深柢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