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陈莞欣 摄影/影巷26号
编按:50岁对工作的期待只剩下退休,还太早了!艺珂人事顾问公司(Adecco)台湾暨南韩总经理陈玉芬认为,随着平均寿命延长、中高龄的职涯仍大有可为。如何维持成长心态,寻求学习资源突破困境?中高龄转职,怎麽找自己适合的工作?中高龄要换下一份工作,怎麽写履历?
随着平均寿命延长、少子化引发缺工、通膨等因素导致退休後的财务挑战增加,退休年龄延後已是世界趋势。
「50+不是传统想像的老人,我也不认为他们是职场上的弱势族群。」艺珂人事顾问公司(Adecco)台湾暨南韩总经理陈玉芬直言,50岁就想退休,已是过去的观念。对现代人而言,50岁才正是下一个职场高峰。现在的50+世代,该如何重新思考自己的职涯?
50+工作者的职场优势与劣势!为什麽工作会心累,50岁就想退休?
根据〈中高龄者及高龄者就业促进法〉,介於45~65岁的工作者,都是法律定义的「中高龄就业者」。在过往的社会刻板印象中,这群人工作的竞争力较低,相较於年轻世代,较易遭遇困境。
但陈玉芬指出,资深工作者,有几个明显的优势,包括:待人处事的成熟度、对公司、工作的深度理解,有丰富的经验,能够协助年轻世代。例如,她看过不少大公司的高阶主管离开原公司後,到新创企业协助创业者设计制度、规划流程,甚至找投资者,成为年轻人的助力。
不过,尽管优点不少,资深工作者也有一项常见的缺点,「这个缺点会把所有优点都打消。」陈玉芬说,50+工作者在职场上最常犯的错误,就是好为人师,到新环境仍习惯用旧方法和观念做事,让人觉得倚老卖老。
陈玉芬指出,对50+工作者而言,近年的职场环境的确有不少冲击。包括因应科技趋势、後疫情时代的变化,几乎各行各业公司都需要推动数位转型;再者,目前的职场已是「四代同堂」,同事的年龄横跨20~50岁。每个世代的做事方法、成功典范都不同,有时难免会有摩擦。
「这些变化,可能会让50+工作者觉得很辛苦──心累、工作也很累,再看看薪水更累。」陈玉芬说,职场上的挫败,难免会让50+工作者产生想退休的念头。但是,退休後没事做、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处发挥,其实很可惜。不如以正面心态因应挑战,持续学习。多年经验再加上新的工具,会让50+工作者成为公司成长、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人才。
50岁後,工作如何突破?资深工作者要有的成长心态与学习资源
过去,工作者在同一家公司做到退休是常态。然而,陈玉芬分析,台湾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约13年。换言之,多数工作者的职涯都会面临不只一次的转职,即使是在同一家公司多年,工作者的心态、技能,势必都需要与时俱进。
她建议,还在职场上的工作者,人人都应该要有「成长心态」(Growth Mindset)。年轻世代无论在学期间的教育背景为何,都很习惯利用线上资源自学,习得工作所需的技能。对资深工作者而言,持续学习对延长职涯绝对是必要的。
资深工作者如何有系统的学习,让职涯进阶?职场进修资源列表
陈玉芬建议,资深工作者想让工作能力、职涯发展更上一层楼,第一步要先观察:你所处的行业,近年发生了哪些变化?这个产业的明天,需要哪些能力?厘清产业的需求,再补足自己的能力缺口。她也推荐几个进修管道:
1. 听Podcast
Podcast通常每集时长10~60分钟不等。不论科技、商业、行销等领域的专业知识,都有专业主持人消化、整理,以易懂的方式让一般人理解,也能善用零碎时间学习。
2. Facebook社群
Facebook上除了兴趣社团,也有很多学习行社群。例如,近来热门的科技工具ChatGPT,FB上就有几个社团讨论其应用。加入这些学习社群,可以看到最新的讨论。FB演算法也会根据使用者的兴趣,推播更多相关社团。
3. Google数位学程、LinkedIn Learning
如果想学习数位技能,现在有许多线上学习平台提供课程。例如Google数位学程提供针对数位行销、资料处理的线上课程,LinkedIn Learning则可按照想转换或晋升的职位所需的职能选择课程。
4. 参加读书会、工商团体
这类团体不只会邀请各领域专家演讲、介绍新知,参加团体也能扩大朋友圈和人脉。
5. 回学校念EMBA、硕士学位
受到高龄、少子化等趋势影响,50後回学校学习已是教育现场非常普遍的现象。选择一个领域深入学习,所学甚至不一定直接和工作有关,但无疑能够开拓一个人的视野,打造正面的成长心态。
陈玉芬指出,除了专业知识,也有些人将兴趣钻研成一门学问, 例如爬山、烹饪、编织……等。这些技能其实都有潜力发展成上班族斜杠的副业,例如年轻人当YouTuber、自媒体……等。职涯已经趋向稳定的50+,不妨多花时间充实自己。
50後工作遇瓶颈很想离职、被公司资遣,怎麽办?中高龄转职、求职诀窍
上班族的工作遇到瓶颈、很想离职时,下一步该怎麽走?
陈玉芬指出,如果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麽工作,只是为了转职而盲目投履历,很可能下一个工作不会更好,只会更差。不如先和主管谈谈,争取公司内部转调的机会。此外,她也建议资深工作者不要拒绝成为管理职。虽然压力会变大,但承担更多责任也会让人成长,且「一个萝卜一个坑,如果没有往上走,未来会比较辛苦。」
若是运气不佳,公司因为经营不擅而缩编、裁员,成为「中高龄再就业」的一员,怎麽办?陈玉芬观察,愈资深的人,往往愈在意面子。其实,找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「大声嚷嚷」,让身边的人都知道你想找工作、对哪种职位有兴趣。「工作就是付出劳力、知识帮老板赚钱,自己也得到一份薪水。没什麽不好意思的!」
除了不好意思张扬自己在求职,中高龄再就业也常发生「不知道接下来要找什麽工作」的迷惘。陈玉芬建议,先从过往工作经验中,提取出关键的专业能力。接着检视自己所处的产业、竞业、上下游厂商当中,有哪些职位需求和自己的能力相符?找对位置,才能拟定高胜率的求职计画。
此外,她也认为,资深工作者求职,记得保持开放,让生涯多点弹性。例如,限制自己只能去相同产业、相同规模的公司、下一份工作的职阶只能高不能低,都会影响求职成功的机率。
中高龄就业,怎麽写履历?少就是多,太多重点等於没重点
工作30多年来看过无数封履历,陈玉芬指出,资深工作者尽管工作经验丰富,但若履历看起来「包山包海」,雇主反而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重点,也不会给予面谈机会。
她强调,现在的求职环境和2、30年前有很大的不同。求职者最好不要用同一份制式履历,投多份不同职缺。漫无目的海投的结果,很可能是投100份履历也得不到1次面试机会。比较好的做法,是先分析职缺说明,再撰写客制化的履历,凸显自身经验和该工作连结的亮点。「现在投100个工作,就要准备100份履历表。」
撰写履历时,把握「少即是多」原则,强调自己能为公司带来的贡献。陈玉芬指出,理想的履历,看起来就像是为该工作量身打造。不会显得工作经验太多、大材小用,让公司有小庙容不下大佛的压力;也不会太过资浅,无法胜任工作所需的职能。拿捏刚刚好的分寸,最有可能得到面试机会。
如果因为太久没找工作、不知道该怎麽写履历,找第三方的人事顾问公司协助媒合、修改履历,也不失为一个方法。有专业的人事顾问协助,可以更了解市场概况,知道自己的背景适合哪些职位。
「其实,还蛮多人在50岁以後,工作更上一层楼。」陈玉芬笑说,50+的工作者,应该别老把退休挂在嘴边,用积极的心态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未来。毕竟,在新的时代,50岁还很年轻呢!
2023/05/28
此文对你有帮助吗?50+全站免费,但需要您的赞助,支持好内容制作
→https://pse.is/3hg64d
加入50+LINE!你的老後不一样!
→https://reurl.cc/9pDMNj