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区块链、虚拟货币圈年度大事「NFT Taipei」的国际论坛 12/14、12/15 浩浩荡荡在台北三创展开了,其中重头戏当然是以太坊共同创办人Vitalik Buterin 以视讯方式出现在论坛上。Vitalik 谈了很多议题-包括 Ethereum 接下来的发展方向、对台湾与乌俄战争(Soulbound token)的看法。
但当中有一句话吸引到我,「你觉得你有了新科技,不,那不是你的。」Vitalik 在谈到怎麽看待目前的社群网路时说出了这句话;身为加密世界自由主义的旗手,Vitalik 会吐出此言并不意外。
但我意识到主办单位其实是有意为之:在伊隆・马斯克收购 Twitter 大力整顿,扬言要发挥他那套让社群网路变得更好的说法之际,特别找了 Mask Network 这想把去中心化「桥接」Facebook、Twitter 的 Web 3 专案创办人 Suji Yan 跟 Vitalik 齐聚一堂。(Suji Yan 当然也是去中心化社群网路的理想主义者,但他今天更像引言人,有兴趣的人可以 Google 他,本文就不多述了。)
「区块链」跟「社群网路」这两个词到底怎麽产生连结?我相信有些人直觉想到,啊,做 Web 3 社群就是把 Discord 经营好、再简单一点就是搞个 Telegram 群;但整件事自然没那麽简单。
2016 年是社群媒体在大众印象中「由红转黑」的一年,那一年商业大亨唐纳・川普(Donald Trump)成功入主白宫,但却也经由剑桥分析(Cambridge Analytica)与 Black Lives Matter 事件让大众认知,在个资滥用、资讯操作充斥之下,网路竟能如此容易操弄人心;既使过了六年到了 2022 的今天,社群媒体仍然充斥假新闻、假消息跟一个又一个的同温层,而且这些平台的规则跟审查标准还既不公开也不透明。
我相信这就是 Vitalik Buterin(跟许多担心网际网路环境的人)最焦虑的,这也让我好奇除了他今天现场所说的之外,他到底会怎麽想用区块链技术跟去中心精神,来改变这一切?
我找了一些他过去的説法,他还是认为,以太坊的去中心化可以让使用者 100% 控制自己的网路身份和帐户,而不是依赖於握有最终控制权的中心化社交平台。在另一场会议上他曾言:「如果你帐号出了什麽问题,你可能认为中央集权的平台爸爸会帮助你。但从我的经验来看,中心化爸爸往往懒得实际帮你。如果你把帐号丢了,通常都很难要得回来。」
Vitalik 的解法是新型态的「social recovery wallets」,也就是可以透过亲友、家人、公司,或是本人自己持有其他设备的钱包,当本人遗失钱包控制权时,让第三者可以作为联络人在特殊状况下取回控制权。
当然这种做法不只适用加密钱包,也适用社群媒体。不只如此,NFT 除了用在 jpg 上以外,还更适合拿来简化以太坊(跟其他网路)的登入流程。
那麽假帐号呢?Vitalik 还提倡过由区块链建构的身份认证系统,像是 SIWE(Sign In With Ethereum),或是以太坊域名 ENS、活动证明系统 POAP,这些由以太坊不同服务虽然看似复杂,但互相架构起来足以成立一个不用把个资、权力交给中心化平台的生态系统。
像基於以太坊的 Twitter 替代品 Farcaster,就能使用 POAP 和其他链上活动证明跳过传统 KYC,让使用者在足够匿名却又能证实真实身份的状况下参与社群。
从上述资料跟今天论坛,你都能看到 Vitalik 真正的想法:以太坊是各种社会政治实验的发射平台:更公平的投票与城市规划系统、公共讨论平台,甚至是实践普遍基本收入的工具,是那些对抗大政府、大科技公司的制衡力量,而他本人虽是旗手却始终只站在推它一把的辅助侧位置。对待越来越膨胀的社群媒体,也是如此。
核稿编辑:Mia